5月23日,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经济日报》等中央媒体推出“奋斗百年路,启航新征程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报道专题,大篇幅聚焦湖北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,以干在实处推进走在前列,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。其中不少内容涉及光谷。以下为部分摘录:
武汉光谷:
瞄准前沿技术,攀登创新高峰
强化平台支撑,
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
科技强省建设基础在平台。湖北正坚定不移、蹄疾步稳推动武汉争创国家科创中心,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,推动湖北实验室建设实现新飞跃,坚持开放共享建设大科学装置,以建好用好高水平科创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。
强化示范引领作用,湖北布局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,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、大健康、智能创新产业带,打造“光芯屏端网”、生命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,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,辐射全省全域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强化原始能力建设,聚焦光电科学、空天科技、生物安全、生物育种等优势创新领域,首批布局组建光谷实验室、珞珈实验室等7家湖北实验室,采取“1+N”的建设模式,由牵头组建单位联合相关领域优势力量,形成“核心+联盟”的创新格局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布局武汉光源、神农设施、生物医学成像设施、农业微生物设施等大科学装置,为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硬核支持。
创新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推动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转变。武汉光谷由40年前一根光纤起步,如今“芯光”灿烂,成为占据全球25%光纤市场、坐拥23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全国光电子产业基地。如今,“芯屏端网”企业过400家,规模突破3000亿元。产业发展亮丽夺目。
紧紧扭住创新这个“牛鼻子”,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“黄金十条”,极大促进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,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,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、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。夯实创新基础,突破转化瓶颈,真正完成科学研究、实验开发、推广应用的“三级跳”,真正实现创新价值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本性突破。厚植“三创”土壤,把湖北打造成各类人才理想的“栖息地”,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。如今湖北拥有国家级高新区达12家,数量居全国第4位。汉产北斗芯片定位“中国精度”、湖北建桥军团书写“中国跨度”、武汉设计“中国速度”,一支支“湖北队”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,展现湖北创新创业实力。